成立六年,僅四家直營店,為何她還能得到眾多投資人支持?
陳力說:“醫療無小事,健康無小事。服務、產品、管理標準化,品質的要求高,直營控股比較容易把控。”在寶潔時,陳力的美國總裁上司曾經形容她,“天使笑容,鋼鐵意志(Sweet smile, but iron mind)。”
的確,她笑容甜美,溫和友善,卻在做決定時殺伐決斷。6年前,從寶潔離職創業時,她的親朋好友都十分不理解她,為何放棄外企優越的條件,投身充滿生死焦慮的創業,但她卻毅然選擇了這條荊棘路。
如今,她創立的生命滙國際抗衰防癌醫療中心,已經在企業家群體中頗具知名度。成立6年來,生命滙開出了4家直營店,拿到從天使到A+三輪投資,如今正在籌備B輪融資,并且打算從高端人群逐漸拓展,以衛星店Health+Space生命滙健康空間下沉到二線城市中。
創業初心
位于北京CBD的生命滙,主打理念是“抗衰防癌”,致力于提高精英人士的生命品質。
陳力可以說是這家公司最好的代言人。作為生命滙聯合創始人、董事長,陳力的臉上,看不出歲月的痕跡,似乎一直保持在18歲的狀態。她語帶春風,也沒有流露出創業者普遍存在的焦慮。
雖然也有醫美板塊,但生命滙更加注重生命健康管理,聚焦抗衰防癌、慢病管理,涵蓋預防性、持續性健康管理,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發掘了一片空白的細分領域。
陳力曾經是一名醫生,畢業于中國第三軍醫大學,并成為一名皮膚科醫生,后來在英國女王大學的皇家維多利亞醫院專攻過腫瘤治療領域。1998年初,陳力在英國加入世界500強公司寶潔,做過制藥、健康、美麗相關的零售產品,歷經15年,最多管過幾千人的團隊。
陳力稱自己是一個高齡創業者,40多歲才開始走上創業路。當時創業條件也并不完美,只是特別想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。一方面,醫生是陳力最喜歡的職業;另一方面,她看到了國內健康管理市場方面的空白,在疾病預防和持續健康管理方面,國內缺乏成熟的機構。
陳力深信,未來5到10年內,預防醫療將超過治療醫療,成為醫療服務的主流趨勢。
至于防癌,與陳力的生活經歷有關。她的外婆、奶奶都是癌癥患者,外婆去世時,她在英國沒能趕回來參加葬禮,深感遺憾。大學畢業剛進入醫院臨床做住院醫師,在所有科室輪科時,陳力進入的第一個科室是小兒科,曾經擔任一名12歲的白血病患者的住院醫生,這個小朋友當時稱呼她為“姐姐”,但最終卻離開了人世。這份經歷讓陳力對癌癥感到痛心疾首,她希望能夠普及癌癥預防知識,因為60%~80%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。
與此同時,在她身邊,很多朋友面臨“中年危機”,在延緩衰老、保持精力巔峰方面的需求并沒有得到滿足。
陳力認為,衰老、疾病是可以預防的,生命的品質和長度可以因為主動的管理而得到明顯提升。在中國,一個人80%的醫療消費是在生命最后兩個月,這可能是人生最大的遺憾。有些客戶很有錢,愿意花十幾萬元買一個包,但是舍不得花幾萬塊做完整的體檢和健康管理。的確,健康管理消費觀念有一個教育過程,但是難度已經越來越小。疾病預防、衰老預防、健康管理,已經從健康的奢侈品變成剛需。
醫生出身的專業背景、豐富的外企管理經驗,以及海外工作經歷,使陳力成為這個領域不可多得的創始人,贏得了眾多明星投資人的支持,初創就得到沈南鵬、沈國軍、楊向陽等企業家的支持。2015年底的A輪融資中,紅杉資本繼續領投,東方園林跟投,何巧女也加入股東行列。
提及與投資人的交流過程,陳力表示,投資人之所以支持她,一方面看好這個領域的需求和市場潛力,另一方面也是認可她和團隊。
目前,生命滙已持有多科室牌照,既有醫美牌照,同時有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中醫科、皮膚科、眼科、齒科等全科牌照,醫生團隊也覆蓋多個科室,從而能夠提供內外抗衰、御病防癌的整合醫療服務。
牌照是生命滙的一大門檻,更大的門檻是專業醫療團隊。
在團隊組建中,陳力也贏得了醫生的信任,憑借平臺的理念,生命滙吸引了一批優質醫療專家入駐。
擴張之路
雖然創立6年來,陳力只開了4家直營店,她對擴張節奏卻有自己的定見。
“醫療無小事,健康無小事。服務、產品、管理標準化,品質的要求高,直營控股比較容易把控。”
陳力說,起初的擴張節奏比較慢一些,畢竟單店需要反復打磨,單店模型運營、人才儲備都需要時間,未來幾年店面擴張和產品選擇會加快。
目前,生命滙有三塊業務:生命滙國際抗衰防癌旗艦店,服務35歲以上,對于生命品質有比較高要求的客戶,年消費1萬~10萬,整體提升健康和美麗;Health+Space生命滙健康空間,針對的是25歲以上的客戶,以輕醫療、輕醫美、健康生活方式為主要內容,一年消費2萬~3萬左右,更多服務白領、金領;第三塊是生命滙Plus,提供可以帶回家使用的產品,比如特色性、功效性強的保健品、護膚品等產品、穿戴式設備等,服務半徑更大。
從今年開始,生命滙開始進行服務下沉,重點拓展衛星店,第一家Health+Space生命滙健康空間開在重慶最高端的綜合商場棕櫚泉Mall。這家主打輕醫療、輕醫美、健康生活方式的綜合服務店,針對更多中高端人群,為他們提供提升精力、舒緩壓力、增強魅力的服務和產品。
關于未來的擴張,陳力正在有條不紊地籌劃,“今年我們開始B輪融資,無論是生命滙旗艦店,還是衛星店,模型都蠻成熟,融資是希望更快速復制和拓展,服務更多人群”。
在陳力看來,雖然這個領域的消費觀念正在普及,但獲客難度依然很大。一方面大健康領域信息龐雜,產品繁多,另一方面,與客戶建立信任需要較長時間,消費者會比購買普通消費品更謹慎。
不過,陳力感到欣慰的是,接受健康管理服務的客人,復購率達80%,很多會員會把配偶、父母、孩子帶來,變成家庭服務。生命滙客戶中,男女比例相差并不大。
目前,抗衰防癌領域,生命滙有1萬名會員。未來3到5年,陳力希望繼續領先,保持品牌優勢。
在國際市場擴張方面,除了巴黎和新加坡,陳力還考慮在日本、韓國、德國、瑞士、美國開店。這些國家在醫療健康領域各具特色,比如日本免疫細胞、癌癥預防醫療發達,美國綜合疾病治療水平較高,德國干細胞機構領先,服務成熟。
陳力從來不用“最”來描述自己的狀態。她認為,創業沒有最艱難的時候,每個階段會有新的問題。現在她的緊要任務是讓更多人群接受和了解生命滙的理念,不斷增加獲客,當然,公司規模不斷擴大也會帶來新的挑戰。
創業以來,陳力每天一睜眼就是100多個問題要解決。她體會到,自己打拼的公司無論是怎樣的規模,所有的事情也要一肩扛,壓力與大公司不可同日而語。即便如此,“關關難過關關過”。
上一篇: 創業26年,從裁縫到“電商教主”